国产高清视频_你个小荡货再浪点_二男操一女_320lu最新se自拍区块涩

中醫中藥百科網【官網】

設為首頁|加入收藏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網站地圖

您的位置:首頁 >  百病藥茶

糖尿病和什么藥茶比較好?

  • 中醫中藥百科網 m.gdszhonghui.cn
  • 發布時間:2021-08-02 18:13:48
  • 來源:中醫中藥百科網

糖尿病和什么藥茶比較好?藥茶療法是指應用茶或茶和某些中藥或具有藥性的食物,經加工制成茶劑飲用,用于防治相關疾病的一種方法。

藥茶是中醫文化的瑰寶,用藥茶治病是中醫學防病、治病的特色之一。唐代王燾的《外臺秘要》卷三十一記載了“代茶新飲方”,方后記載了炮制方法,其中有醫治消渴的藥方說“暢腑臟,調適血脈,少服益多,心力無勞,饑飽飲之尤良。”可見,用藥茶治療糖尿病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。另外,藥茶除可用于治病,也用于養生保健、延年益壽等。

1.上消:癥見口渴多飲,口舌干燥,尿頻量多,舌紅少苔,脈數乏力。

花粉茶

【組成】天花粉125g。

【制法】將花粉加工制成粗末。

【用法】每日取15g,沸水沖泡,加蓋悶幾分鐘即成。

上消茶

【組成】沙參15g、玄參12g、天門冬15g、麥門冬15g、生地黃30g、天花粉30g、生石膏30g、葛根15g、黃芩10g、知母12g、石斛10g、五味子10g、普洱茶30g。

【制法】將前12味藥洗凈,裝入紗布袋內,與荼葉同放茶壺內,加水1OOOmL,用大火煮沸,改小火煎煮15分鐘,濾出汁液,再加水600ml, 煎煮10分鐘,濾出汁液,合并2次汁液,過濾即成。

【用法】每日1劑,分3次飲完。

沙參烏梅茶

【組成】北沙參10g、麥門冬10g、石斛10g、玉竹10g、烏梅5枚。

【制法】上藥研為粗末,加冰糖少許。

【用法】每日1劑,沸水沖泡,加蓋悶15分鐘,作茶飲。

2.中消:癥見多食善饑,口渴多飲,形體消瘦,大便溏薄,神疲氣短,舌體胖大,脈細弱。

中消消渴茶

【組成】麥門冬15g、玉竹15g、黃芪100g、通草100g、茯苓50g、葛根50g、干姜50g、桑白皮50g、牛勞根150g、生地黃30g、地骨皮30g、銀花藤30g、薏苡仁30g、菝葜24g。

【制法】將上藥共研粗末。另取黃白楮皮白皮根切細,煮取濃汁,和入藥末,捻成餅子,l個5g,中心穿孔,曬干,掛于通風處。用時每次取1個,放炭火上炙,令香熟,勿令焦,搗成碎末,煎以代茶,也可放少量食鹽。

【用法】每日1劑,分2次溫服。

中消茶

【組成】生地黃10g、天門冬10g、麥門冬10g、沙參10g、石斛10g、茵陳10g、女貞子10g、炒黃芩5g、炒枳實5g、生枇杷葉10g(布包)、西瓜汁100mL。

【制法】將前10味藥用紗布袋裝好,放入鍋內,加水1000mL,煎煮2次,每,次20分鐘,合并煎汁,濾出汁液,混入西瓜汁即成。

【用法】每次飲100mL,每日2次。

羌活扁豆瓜花茶

【組成】羌活10g、白扁豆15g、南瓜花20g(切碎)。

【制法】沸水沖泡,加蓋悶15分鐘。

【用法】每日1劑,沖泡3~5次,作茶飲。

3.下消:癥見尿頻量多,尿濁如脂膏、或尿甜,腰膝酸軟、乏力、頭暈、耳鳴、口干唇燥、大便干結,皮膚干燥、痛癢,舌紅少苔,脈細數。或小便頻數量多,甚則飲一溲一,混濁如膏,腰膝酸軟,畏寒冷,形體消瘦,四肢欠溫,耳輪干枯,面容憔悴,舌質淡,苔白而干,脈沉細無力。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更多古今名醫

鄭欽安

鄭壽全,字欽安,生于清道光四年(1824),卒于清光緒三十二年..[詳細]

健康養生